以前我們說互聯網營銷,就是要做好線上,能做到零庫存,節省大量的線下廣告投放費用,主要營銷渠道就是一個公眾號或者一個微博,他們也不需要門店,完全靠線上完成所有流程。這種方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但近兩年,人們突然發現vivo和OPPO這對藍綠兄弟殺出重圍。鋪天蓋地的廣告,光鮮亮麗的明星代言,這兩個手機品牌的爆紅竟是通過傳統營銷模式實現的,這是為什么呢?
到底什么樣的營銷模式才是我們未來要走的路?
傳統營銷概念多為“4P”、“定位”,“渠道為王”這些經典的營銷理念。
而互聯網公司不太提這些經典營銷理論,大家更在意的是用戶需求、用戶體驗、用戶關系維系,還有美團、滴滴等通過補貼占領市場的逆向方式,這也是很多傳統企業主看不懂互聯網企業的地方。
不過,經典的營銷理念永遠不會過時,但新的互聯網營銷肯定存在差獨到之處,需要結合產品本身特性選擇合適的營銷方式。下面是我總結的兩種模式之間的差異:
一、關注點的區別
傳統營銷策略主要圍繞4P,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以此制定公司發展和營銷戰略。
互聯網營銷的關注點在于用戶,企業調整了產品策略,先找到用戶,再從用戶出發,根據用戶需求開發產品,還能及時收到反饋。
開篇提到的小米早期的MIUI系統的開發流程就是如此,通過100個種子用戶的反饋修改,把用戶需求和體驗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提前建立了與用戶的連接。
二、用戶素質的差別
傳統營銷場景大多適用于線下銷售的產品或服務,三四線城市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還是傳統營銷的那一套,雖然互聯網在不斷滲入到更底層的地區,但是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和理解能力都遠不如一二線城市,受限于四五線城市用戶的文化素質,傳統營銷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互聯網營銷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殺成紅海,vivo和oppo巧妙地抓住了這一點,迅速滲透到三四線城市,搶得先機。
三、目標差異
傳統營銷的目的是把產品快速賣給用戶,實現企業利潤的化,也就是圈錢。
互聯網營銷的目的是圈人,我們看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都在說流量,都在說吸粉,沒有上來就提變現,互聯網的邏輯是你得先有人,你才能變現。有用戶的企業永遠不愁變現,他們要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變現。
四、時間成本的差異
傳統營銷場景中,用戶把時間花費在線下路途、挑選商品的低效、比價商討等等方面,商家的成本高企,購買流程耗費的時間成本大,成交效率較低。而且商家很難留住用戶,購買完成后即與用戶失去聯系,回頭客所需花費時間成本還是一樣的。
互聯網營銷打通了商家和用戶溝通的渠道,只要通過手機輕輕點一下就能完成購買。而且可以同時查看多家店面的產品,比價、挑選的時間成本大大降低。重要的是留住了用戶信息,使得回頭客成本降低,口碑營銷的速度遠遠大于線下。
五、小結
以上總結了兩種營銷模式的差異,兩者并不是替代關系,而是處于同一經濟環境下不同的營銷方式且將長期存在甚至走向融合。
一名優秀的互聯網營銷人員,不僅需要了解經典的營銷思路,還要能結合時代的發展做出判斷,并能取長補短,發揮創新作用,互聯網的下半場將是線上與線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