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現實的一代,就是80后。想當年人家90后還在背書包的時候,你們喚他們做“腦殘”、“非主流”;如今人家90后兜里有了錢錢,你們就開始研究90后營銷。
可是,大家請注意:95后不是90后,他們是另一個時代的人。
2015年,95后20歲了,再過2年他們中的主流的消費群體(無疑是那些大學畢業生啦)即將步入社會。因此,大家有必要研究一下95后營銷到底怎么做了!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來看看這一代人的背景,也就是闡述一下本人的觀點:95后不是90后?;卮疬@個問題的關鍵,也就是幫這兩代人來拼拼爹。85年到95年間這一代,他們的父輩大多在1955年——1965年之間;95后,他們的父輩在1965年——1975年之間。不需要多說了吧?黃金一代對悲慘一代。這樣的背景差異帶來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我說的是大多數,不糾結個案。
那么,面對95后的營銷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我曾經總結過:新媒體營銷需要六步走,核心的4步就是:抓住營銷對象定位,分析營銷對象的渠道習慣,設計能讓營銷對象接受的方式,然后把握每一個營銷細節。
通過與00后的慘烈斗爭經歷,通過數據分析95后營銷心理。
一、95后營銷,要抓住他們關鍵的特征:宅
宅,有著非常深刻的時代背景。1995年,正是中國社會開始進行城市化大躍進的時代。高樓大廈消滅了四合院,鋼筋水泥的叢林代替了綠地荒野。到95后開始上學的時候,80后們還熟悉的操場已經不復存在。
汽車、空調的快速普及也在促成“宅”??照{普及大約始于1997年,汽車普及始于2006年。人類的懶,來自于生活條件的改善;要想改變,必須學會重新思考與審視。95后,憑借父輩的積累,屬于被慣壞的一代。
更加惡劣的“宅”因素,乃是教育。享受了教育紅利的95后們的父輩,愈加重視教育。但是的不幸并不是95后的父輩們傾注了太多的希望到下一代身上,而是命運的巨大玩笑——65后們,70后們,你們填寫高考志愿的時候,有哪位精英愿意投身中小學教育?你們的子女們忍受的刻板的、弱智的、無人性的教育制度,豈不是命運的黑色玩笑?95后,在幾十斤書包的壓力下,不得不——宅。
宅是靜,宅是害羞,宅是敏感,宅是封閉,宅是95后營銷不得不面對的個魔咒。
二、95后營銷,用好QQ和QQ空間吧
作為00后的老爸,從普遍的家庭管制理念出發,家長們認為孩子重要任務是小升初、中考、高考,必須限制智能手機的使用。再回首3年前,智能手機的價格并不像今天這樣以千元級主打,于是大多數的城市家庭只會給孩子們配備二手手機。
2000年起的家庭PC普及從城市到鄉村,孩子們對電腦絕不陌生。這樣的硬件基礎便造就了一個事實:95后直到00后,他們對電腦不陌生,他們一定有一個QQ。
上述個人體會與分析,得到了如下證據:
我的團隊所參與校園O2O項目的推廣結果顯示,針對大學新生,QQ、QQ群、QQ空間仍是營銷推廣的主戰場。一位流量圈的站長告訴過我,他的主要流量來自于QQ空間,而這些QQ空間的流量有部分來自網吧,到網吧的主要還是95后吧?
由此我們得到了一個結論:對于95后,同伴之間的溝通主要是QQ與QQ空間,面對95后的品牌的建設,用好QQ與QQ空間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