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客潛入目標服務器時,計算機日志系統會悄悄地記錄他們所有的行為。然而,經驗豐富的黑客往往能夠準確地發現和刪除這些日志,并悄悄地離開,沒有留下任何線索。所以人們一直在思考是否有一個完全不可篡改的日志系統?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使這種期望有可能實現。說到區塊鏈,有些人可能仍然熱衷于追逐比特幣,而另一些人則通過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在金融、支付、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各個領域掀起了巨浪。我們不能主動了解區塊鏈,但我們不能阻止區塊鏈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近日,國內區塊鏈技術服務提供商提出了自主研發的比特ChainSQL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技術IT數據庫不僅可以防止數據庫日志信息被篡改,還可以使數據庫具有區塊鏈分散化的特點。這種ChainSQL如果技術做到了? 區塊鏈的本質是分布式、分散式存儲的鏈數據結構,具有分布式、分散式、信息不可篡改的特點。ChainSQL該技術可以將數據庫操作的每個指令轉換為交易,然后通過區塊鏈網絡中的密碼算法達成共識,使數據庫操作日志完全記錄在區塊鏈網絡上,提供不可篡改的數據庫服務,可以隨時恢復。簡單來說:1。數據庫的操作轉化為區塊鏈交易;2.區塊鏈交易不能篡改;3.因此,數據庫的操作日志不能被篡改。區塊鏈如何改變數據庫災備系統?基于ChainSQL目前,他們已經推出了技術原理AlAisc(多活數據庫中間件)和AlBisc(共享數據庫災備中間件)兩個產品對應兩個場景:異地多活容災和數據多點備份。許多企業將建立多個數據中心來滿足其他地方和災難的需要。這些中心往往有主從關系或主從關系,這可能會導致許多問題,如:1.既然存在主從關系,中心化數據庫容易成為黑客或者內鬼的目標。2.當主中心出現故障時,準備中心更換主中心需要很長時間和復雜的關系,這往往嚴重影響用戶的業務處理。也就是說:抓賊先抓王,一旦主中心撲街,就很麻煩了!通過AlAisc多活中間件可以讓每個數據中心形成一個異地多活的架構。所謂多活,就是多集中,或者我們常說的分散。在多活架構下,數據中心將不再分為主次,每個數據中心都是生產中心,并相互備份。“去中心化”讓黑客失去了主要的攻擊目標,擒賊先擒王?多活架構將數據中心從皇帝獨裁時代進入民主時代。區塊鏈如何改變數據庫災備系統?那么AlAisc多活中間件是如何使多個數據中心(庫)形成多活架構的? 區塊鏈×數據庫多活先科普一下中間件的概念。中間件是連接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的服務程序。例如,常見的新聞中間件相當于你想給美國發一個郵件包。你只需要把郵件包交給郵局,填寫地址和收件人。你不需要關心運輸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這里的郵局相當于中間件。如下圖所示,每一個AlAisc多活中間件上下連接應用程序和數據庫,每個中間件左右連接,形成共識網絡。在這個網絡中,節點沒有主次或主備。區塊鏈如何改變數據庫災備系統?當應用程序向數據庫發送指令時,多活中間件首先將指令發送到網絡中的每個節點,所有節點達成共識,確定合法操作后,中間件將向當地數據庫提交數據操作。這種共識機制可以確保每個節點的數據高度一致,每個節點上的操作將迅速發送到所有節點。只要其中一個節點被非法篡改,該節點就會被判定為壞節點,引起警告。例如,小雷在銀行A節點獲得了1萬元年終獎,A節點會很快告訴一切BCDF等所有其他節點:小雷剛收到一萬元。如果D節點收到的信息被篡改,說小雷剛才只收到了50美分,那么其他節點就會認定D節點是錯誤的,認定為異常節點并發出警告。在多活架構中,一個節點可以從任何其他節點快速獲取數據,并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數據完整性。 區塊鏈×數據庫災備用于災備的AlBisc共享數據庫災備中間件也是基于這一原理,區別在于,AlBisc災備中間件介于企業數據庫生產節點和災備節點之間,使各災備節點和生產節點共同形成共識網絡。備份時,中間件將提取當地數據庫操作日志,達成節點共識達成節點共識并存儲在區塊鏈中。在恢復數據時,任何節點都可以在區塊鏈上檢索相應數據的交易,轉換為數據庫日志,并恢復到本地數據庫。 區塊鏈如何改變數據庫災備系統?這種基于區塊鏈共識機制的備份方法可以使多災備案中心同時備份數據,并確保每個災備案中心的數據同時被確認并寫入中間件,以保持多個副本之間的數據強烈一致性。在多災備中心的情況下,AlBisc各災備中心的軟硬件可通過輪詢在線升級,升級過程不會對生產中心等災備中心的業務產生任何影響。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此次發布的兩款產品將真正應用于數據庫災難準備領域,未來將應用于更多領域。
網站建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