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剛上線的時候,因為小程序使用類似HTML、CSS和JavaScript等Web開發語言的方式,讓一些媒體誤以為小程序就是Web開發,歡呼「迎來Web開發的春天」。我自己的工作是Web開發工程師,Web開發入門真的很容易;但是雖然使用了小程序Web語言只是語法上的一致性,整個發展模式完全不同,更接近本地App而不是開發Web。例如,對于大多數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來說,閱讀漢語比閱讀英語更容易,但如果你不理解英文版的量子力學導論,你可能無法理解翻譯成中文版。開發小程序需要專門獨立Web團隊以外的團隊按照小程序的規范重新設計和開發,現有產品不能直接遷移。
網站建設公司" />
可以理解,微信最初做出的決定是希望開發者能夠重新思考和設計一套新的用戶體驗,而不是根據微信的要求設計現有的用戶體驗Web移動頁面。歷,包括Microsoft的WindowsPhone平臺、Google的ChromePackagedApp他們都冒過類似的險,但事實上,Apple也做過類似的決定——SteveJobs2010年4月,我一篇文章,解釋為什么iPhone不支持Flash(ThoughtsonFlash),重要的原因是,Apple第三方開發者不希望直接移動現有產品,而是希望開發者能直接移動iOS(當年還叫iPhoneOS)開發,為iPhone用戶提供知名體驗。決定賭的是新平臺(小程序或iOS)商業利益最終會讓開發者愿意付出代價。
那時候的iPhone它仍然很弱,但后來的歷史證明SteveJobs賭對了——Adobe公司今年7月宣布將于2020年底停止Flash更新分發。
昨天,微信支持開發者直接嵌入現有網頁。
因此,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網站,你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中設置一個外殼,并在網站中設置一個外殼Web頁面變成小程序。至于這個,直接分發。Web頁面有什么區別?——
產品上,Web上能做的,小程序中大部分都能做。小程序上能做的,Web可能做不到。
營銷上,Web除了朋友圈,小程序也可以使用。小程序可以使用多個入口,Web不能使用。
所以,今天之后,利用微信小程序框架開發「原生」嵌入現有的小程序和小程序Web頁面的「Web」小程序在用戶感受上有什么區別?
小程序,整個小程序提前下載,沒有Web頁面打開時的頁面加載感。我們過去的可用性研究表明,這是用戶對界面的看法「Web」還是「原生」主要判斷標準。對于偏工具型小程序,「原生」感覺應該會更好。
小程序對體驗的控制更完整,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更多。例如Web用戶可以,用戶可以選擇頁面上的文本復制「原生」這是小程序界面中需要單獨添加的功能。
小程序提供一些獨家控件和APIs(接口),如展示群信息、發送推送等,只能用小程序框架開發。
所以,如果需要和微信生態整合得更緊密,可以使用「原生」模式開發;追求快速遷移Web產品,嵌入Web頁面更快。
請注意,微信applet嵌入網頁的功能尚未對個人開放,并且對網頁域名有要求。